佛教艺术研究者广提子应古美平台邀请,作《健陀罗佛教艺术图像寻踪》讲座。由四川大学李翎教授进行评议和讨论。
广提子讲座结合故宫健陀罗展“譬若香山”的部分内容,从多元文化视角梳理犍陀罗历史和艺术的分期和发展脉络,主要介绍:
犍陀罗早期造像,包括斯瓦特,塔克西拉,阿富汗希尔比甘的蒂亚特佩“黄金之丘”,贾拉拉巴德的毕马兰等处发现的非希腊化佛像和最早的希腊化佛像。
犍陀罗菩萨像,释迦菩萨,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的造像风格和区别特征;犍陀罗半跏思维像,游戏座思维像,交脚菩萨像各系统和造像风格;简述几个不同系统造像的传播和对中国佛教造像的影响
讨论几个重要且易于误读的佛传故事造像,包括“燃灯授记”造像,“须摩提女传说”和“室利笈多邀请佛陀”,兜率天宫中的释迦菩萨和弥勒菩萨等。
同时分享当前常见的的关于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书籍和文献。
听课可访问“广提子”微信号:讲座回放:《犍陀罗佛教艺术图像寻踪》
犍陀罗佛教艺术拾遗(2集):几组值得关注的佛传浮雕 (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