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80多岁的老公公被脑梗病痛折磨的油尽灯枯,离我们而去!老公公是50年代毕业于西安卫校的老牌中专生老公公出生在一个在兄弟姐妹多,很贫穷的关中农村家庭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能体会到到培养一个中专生如何艰难和不易。
老公公卫校毕业后,正逢中印战争之时,直接招入部队,成为一名部队卫生员,参加了中印战争战争结束后,根据部队安排转业到水利水电局在兰州青铜峡的四局工作,是一名卫生员在这期间,他们同期在工程局工作的,名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很多,好几个最后都成为级别很高的领导。
记得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看央视新闻时,老爷子很随意的说:主席是当年我们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他很随意的一句话,让我们几个子女都很惊诧,莫名的觉得,老爷子也曾有辉煌的过去老公公后来从工程局调回老家宝鸡工作。
到地方企业工作后,在这个阶段老公公由于血压高,开始吃降压药,自此他就自律的忌烟忌酒了在地方工作后,做为一名厂医,他始终谨慎小心,尽职尽责,即便半夜三更家属院有急诊病人来家里敲门,他也毫不犹豫的出诊!去世时候,家属院排满的几百个花圈足以说明公公生前的好人缘!。
做为医生的老公公,他性格温和,谨小慎微,一丝不苟,节俭一辈子没有和人红过脸,一辈子不曾为儿女求助于自己的老领导老同事,哪怕自己儿女下岗打工甚至给我婆婆和我们儿女孙子们没有说过一句严重批评话!在老公公去世的这几个月,我常常的想:像老公公这样的50年代知识分子是不是都是这样:物质上很节俭,精神上很满足,人格上很自重,不会巴结逢迎!对待下一代,始终认为儿女自有儿女福!。
他们虽是平淡一生,但是也是心满意足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