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中国梦”,书写“冬奥情”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北京求学,对冰雪有着天然的热爱,当北京与冬奥相遇,他们便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在服务冬奥的过程中为留学中国的梦想增添精彩,他们就是北京科技大学的留学生志愿者们。
他们凭借着超高的汉语水平和强大的综合素质,为冬奥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谢惠珊Dewi Purwasih便是其中一员。
谢惠珊谢惠珊是三代移民,一家人只会讲客家话,2006年,她获得了印尼泗水市华文报社《千岛日报》的保送名额,前往重庆留学,就读新闻专业刚到中国,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她不断向身边的同学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2008年,她曾和中国的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万众一心的奥运时刻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时,她心中就已经埋下了奥运的种子
2019年,谢惠珊再次留学读研,奔赴北京,来到了北京科技大学在得知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举办后,她主动报名,希望为冬奥尽自己的一份力,经过选拔与训练,最终成为了北科大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中的一员
谢惠珊(左一)与谢惠珊一同加入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团队的,还有来自加纳、缅甸、美国、卢旺达、泰国、越南、尼泊尔等9个国家的10名留学生,他们同样对冰雪运动和奥运有着独特的情感。
北京科技大学志愿者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白娜来自泰国,她也是冬奥会志愿者的一员在中国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十分热爱冰雪,冬奥会来临之际,白娜正处在毕业季,面临论文答辩和求职压力,但她仍然坚持报名参加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工作。
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必须参加”的重要事情她说,“能参加北京冬奥志愿服务,是非常荣幸的事,就感觉来中国读书,不枉此行!”
泰国籍志愿者白娜(前)和越南籍志愿者芳芳(前右)北京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阮氏秋芳来自越南,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她开始了解、关注中国出于兴趣,她本科学习了中文专业,毕业后成功申请进入了北京科技大学,圆了儿时的“中国梦”。
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让她感到“很自豪,也很幸运”,她珍惜参与这样一场高级别赛事活动的机会,也希望可以借此帮助自己更好融入中国社会。
北京科技大学志愿者在参加场馆培训王智强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他来自缅甸,在中国期间,他学会了滑雪并在第二届“一带一路”乌兰察布冰雪季暨国城杯·民奥会“飞雪极限”国际挑战赛上表现优异滑雪技能和参赛经历成为王智强入选冬奥会志愿者的加分项。
他也希望在志愿服务中用汉语服务他人,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因为热爱中国而齐聚北京科技大学,因为热爱奥运而加入到冬奥志愿者的队伍中,在志愿服务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携手而立,战胜风雨、跨越荆棘,为这场冰雪盛会增添光彩,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北科大的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官微、北京侨联、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