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4月2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对于学前教育如何全面普及和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姜瑾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表示,切实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从过去注重追求评估结果的定位转到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支持的定位上来,纠正过去评估存在的非科学、功利化导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姜瑾姜瑾介绍,今年2月份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为指导,明晰了一所有质量的幼儿园在保育教育方面应该具备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关键要素。
对幼儿园质量评估评什么、怎么评,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她表示,要按照《评估指南》的要求,贯彻落实《评估指南》的着力点是改进实践,是支持和指导每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在对自身实践的持续反思和感悟中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不是“用文件来落实文件”的过程。
检验贯彻落实的成效也不是去看发没发文件,而是要看质量评估能否有效的指导保育教育实践,指导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封面新闻记者粟裕提问《评估指南》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察要点,强调了“儿童为本、过程导向、持续改进”的价值导向姜瑾指出,对幼儿园朝着高质量的目标发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贯彻落实好指南,不仅要理解每一项关键指标和要点考察什么,更要深刻理解这些关键指标和考察要点对于幼儿园保教质量来说“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提这样的要求”,这是发挥好评估的引导、诊断和改进功能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深含在其中的价值导向,评价这个指挥棒就容易发生偏差落实到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实践中,就会出现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的问题”姜瑾说她表示,要处理好幼儿园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的关系《评估指南》落实得好不好,主要看能否真正地扭转过去质量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重外评轻内评、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的非科学和功利化导向。
姜瑾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地作外部评估比较多,自我评估还非常薄弱,甚至还是一个空白所以,当前最紧迫的是要把自我评估做扎实,把自评的机制建起来此外,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对怎样开展幼儿园自我评估、怎样提高自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问题做深入细致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引导幼儿园从被动的受评者变为主动的评估者,把自我评估作为幼儿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重要抓手,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