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失去后才觉得后悔莫及比如,出国后吃了很多生活的苦,捶胸顿足:“要是能早点知道这些事就好了!”棕榈君整理了 30 位留学生的真实血泪经验分享提前了解这些小细节不吃亏不上当度过留学时光:1别轻易信任
@贩卖日落警惕新生群里太过好意的学长学姐,警惕毫无理由却大发善心的当地华人,警惕太过便宜的服务/东西。对同学保持一份基本的警惕总不会出错,尤其是别轻易相信那些 “小恩小惠”。
2租房合同 @Dandan无论你是否找了中介,租房合同的细节一定要好好关注,不能用国内的思维想当然默认很多规则损失钱倒还好说,涉及到负法律责任就很麻烦了重点看:sublease,违约金,security deposit,水电气网包括范围等等,如果你有停车/养宠物的需求,就要额外关注这方面的条款。
3租房装饰 @Martingale说一个我自己吃过亏的事……租房一定要和 leasing office 确定是否可以打孔,以及在墙上贴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看胶是不是能轻易去除的这可能就是国内外的租房文化差异吧。
还有就是,如果公寓是地板,家具底部建议贴上防磨贴片,避免无意间留下痕迹造成损失。
4搬家 @OldLymove in 的时候最好提前和公寓确定一下流程,比如我们 condo 有搬家公司和没有搬家公司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自己搬家具的话需要交 1000 刀的 deposit另外,从租的房子搬出去的时候要整体清空+打扫干净~。
5敏感话题 @bear熊无神论者不要轻易和别人评价/讨论宗教问题,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引起矛盾。同理,政治、性向等隐私/敏感度高的话题也尽量避开,以免词不达意引发误会。
6关注刷卡记录 @妍妍子记得常看你的信用卡流水,当然更推荐直接开通银行消费提醒我的 discover 还有 chase 都设置了超过一刀的消费就发短信的提示,这样每次卡被刷自己都能知道,被盗刷的第一时间就能作出应对。
7换汇安全 @可乐好喝如果你要和人置换人民币/外币,首先最好是找认识的、知根知底的朋友;如果是找学生群里不太熟的人,最好还是当面交易+点清。留学生多了以后骗子也变多了,转账过去可能人直接给你玩失踪。
8优先保护自己 @朝朝记住你是一个人在异乡的留学生,能力也十分有限这个道理类似教小朋友 “大人如果找你问路帮忙一定有问题” 一样特别是女孩子,如果有人找你帮大忙,先掂量掂量自己,有事找警察,找国际生办公室,都可以解决,真的非你不可吗?。
不要因为善良给自己惹麻烦,操心别人的事之前,先多关心自己。
9聚会小费 @蓬松棉聚餐吃饭要提前了解一下餐厅是否有设定 x 人以上的服务费,可能会和 1 或 2 个人吃饭给的小费/服务金额不一样(可以理解成所谓的包间费)。
10医保免费疫苗 @lucky学校医保一般包括的挺全的,比如免费的 HPV 疫苗,建议早打~一般校医院就可以打这类疫苗,如果校医院的疫苗 sold out,也可以选择去附近的 CVS,Walgreen 等有 pharmacy 的地方打,非常方便。
第一次去记得带上你的保险卡和 ID (护照或驾照)!
11相处不来不必强融 @Cindy这条特别讲给海外读硕的同学们,和读本科的时候不一样,硕士时间很短,很容易出现 “年抛同学情”。反正回国了谁也不认识谁,也没有交集,部分人的道德约束会变差,要警惕。
12外卖 APP @霹雳帕帕美国这边比较耳熟能详的有 Ubereat、doordash、grabhub、Chowbus、熊猫、饭团Doordash:城里使用很方便,但身边朋友似乎有绑定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
Ubereat:村里的话晚上 8 点以后可能点不了,没有司机配送;chowbus/熊猫/饭团:是主营中餐外卖的华人 base 公司,会员那一套和国内大同小异……某书上有相关评价;各地区服务肯定还是有差异,大家还是要自己试一下哪个更好~
13像“特工”一样订外卖 @Emi建议订外卖的时候在几个 app 使用不同的名字,避免泄露太多个人信息毕竟通过这一份外卖就能知道你的手机号,追踪你的 whatsapp,知道你的家庭地址……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也是防止不法人士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诈骗国内父母。
14别贪小便宜 @Shadowping微信群里说买机票/打uber/点外卖打折的,不要用,一般这种都是盗刷别人信用卡,万一追责起来可能还要你来埋单,永远记得贪小便宜要吃大亏!
15室友 @芝士起司找室友是件很重要的事,甚至直接关乎你的生活幸福指数。玩的好的朋友,不一定适合住在一起,生活节奏是否一致更关键。(否则可能会痛失一个好友)
16烘干机 @suicaca国外这边的烘干机真的超方便,但是羊毛衫/珊瑚绒的毯子请不要放烘干机!也许家用的、有羊毛专用档位的那种是可以的,但学校里的烘干机不允许这种高级的操作,我已经帮你们试过了:羊绒衫会缩成手掌大小,珊瑚绒会满是毛毛,当场报废。
(羊毛衫放在地板上/桌子上铺平晾干是最稳妥的……)
17防脱 @Echo如果能换过滤水的那种淋浴喷头,建议换一下,Amazon 就有卖的。想想英国王子的头发,想想你自己几点睡觉,拒绝硬水从我做起。(国外的水质是真的好差啊啊啊)
18ins社交 @蛋酥如果有陌生的帅哥/美女在 ins 上给你发私信搭讪,请保持清醒!诈骗是没有国界的!真的都是杀猪盘,不要回复或者加 whatsapp。
19拒绝抄作业 @molly不要抄作业/不要给别人抄作业,你不会的可以问,你会的话给别人讲解一下解题思路也 OK,但千万不要照抄照搬!!!作为一个学生,学术态度端正是你的第一原则。
20远离代写/保过 @九年义务教育之前有个事上了报纸,一个老师给学生补习保过,最后保过方式是改分,结果老师被开除,学生的履历也完蛋了补习是允许的,但找前教师或者学姐学长比较稳,在职老师所谓的 “保过” 承诺可能存在风险。
还有就是,厕所门上贴的代写可能是学校钓鱼的。
21一切以官方渠道为准 @vase_国内电信诈骗花样已经玩滥了,大家防范心强、不易上当但出国换了个环境、办了新卡,很多人面对 “换汤不换药” 的骗术就有点懵如果你收到短信里说 “银行xxxx” 加个链接什么的,千万别点,都是盗刷的!万一不小心点了也别填写任何信息,尤其是卡号密码这种关键信息。
有的页面做的跟银行一模一样也千万别信,有问题打电话直接找银行/使用银行专门的手机 app。
22保护隐私 @红子详细家庭地址、银行的 account number 等私密信息不要轻易告诉别人,即使是比较熟的同学也别说。平时需要转账的话尽量用 zelle。
23明算账 @asaka和同学朋友之间如果有利益牵扯,比如合租、合买之类的情况,不要出于中国人的含蓄客气说不要/不用给,办事前先把钱算好,列出一个类似条约的东西、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谈好价格规矩摆在前面,不然也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结果。
24开车追尾 @小耶如果不小心开车追尾,下车第一句话最好不要说 “sorry”,小剐蹭直接打保险公司电话;如果撞得比较严重,直接报警+保险公司电话。
25银行卡 @胖橘爱吃排骨本地银行卡不要只有一张,如果其中一张出现异常,马上转到另一张上,保持正常生活被盗刷的话马上给银行打电话冻结避免更大的损失;如果是小额的盗刷,最好立刻去柜台 claim,银行会直接退给你的。
26看清渣男 @DarlinG无关乎国别、文化差异,男生如果刚认识就对你有身体触碰,根本不是正常的有好感的表现!爱你的人一定会尊重你的,如果非常冒犯还说喜欢你,那……他可能不是个人吧。
27适度善良 @晴天野餐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千万别过分善良,过度操心别人的事情给人家当妈之前有个同学每次上课迟到都让我帮忙给老师打招呼,我好心帮忙,结果她就赖上我了之后她连课都翘了,甚至妄图直接抄我的作业再让我一起交给老师……。
我当然拒绝了,她居然为此生气,觉得我 “理应” 帮她,太荒唐了。
28帮带行李 @redharry不要帮不熟的人带东西出国,因为你没法确定你帮忙捎的东西到底是啥。万一是不允许入境的物品或者更严重的违禁品,担责任的是你。
29homeless @豆豆03遇到 homeless 最好是无视,最多兜里有零钱给一点,不要往包里掏钱,我之前遇到这种情况,差点被抢了包。还有地铁某个车厢里人特别少就别进去,你不知道会碰到什么。
30借鉴 local @第一球在街上遇到行为怪异的、有点疯的人,不要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停留,快点离开!如果搞不清楚情况,可以模仿下附近穿正装背公文包的男士女士我在纽约之前回家的时候,一条大路上有一个穿着怪异、大声自言自语的人,在我犹豫要不要绕路的时候,前面一个穿正装、看起来像是 local 的商务人士看到那个人立刻拐弯了,我就立马跟上他拐了个弯。
如果眼前的情况连 local 都判定有危险,那你一定要加倍小心。
《只有留学生才了解的生活技巧》已播报完毕希望你不会在这些地方再次跌倒还有想补充的 tips?请在下方大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