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说,孩子从出生开始一听音乐就有反应:有的是手舞足蹈,有的是瞬间安静下来,有的对能发出声响的小乐器爱不释手,还有些甚至会表达自己对不同音乐的喜好……家长们感到惊讶和好奇,这是不是说明孩子有音乐天赋
呢?的确如此,每个孩子生来就具有音乐性向。
大多数孩子都能通过早期的音乐活动学着唱准调、按准确的节奏做动作,获得音乐基本能力不过如果在孩子0-9岁时不加以培养,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这种能力在日后就很难再弥补除了接受专业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于0~6岁
的孩子,家长们在家也可以跟孩子玩一些音乐游戏,游戏的4个好处让孩子终身受益!
很多人以为,音乐教育无非就是提升孩子的音乐素养其实,音乐教育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好处1、 促进孩子脑发育音乐训练主要刺激右脑功能,也促进了两半球联络的功能,因此也增进了左脑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智力活动水平。
研究表明,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和普通人相比,其行为和大脑都有明显不同。经过音乐训练的人不仅智商、语言和数学能力较高,整体学业成绩也更好。
2、 锻炼协调能力不管是跟随音乐拍手、跳舞,还是演奏乐器、玩音乐游戏,只要是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都可以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同时专注力也能得到提升3、促进语言能力发展语言发育和听觉发育密不可分音乐多元的旋律组合和丰富的语言唱腔,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孩子的。
听觉辨别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4、调节孩子的情绪欢快的音乐能让孩子不自觉地感到心情愉悦,舒缓的音乐则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在孩子睡前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往往有助于孩子睡眠。
音乐对孩子的成长发育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那怎么保护孩子从小对音乐的天赋和兴趣,有哪些音乐游戏适合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家就可以玩的呢?
MUSIC PLAY主张让孩子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去制造声音,感知音乐比如使用能够发出声音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手鼓、碰铃等;或者是用身体感知音的高低、快慢等乐器探索根据孩子的年龄准备一些乐器(如:响板、海洋鼓、木鱼等),以及不同内容的歌曲,爸爸妈妈根据音乐的节拍,用乐器打出节奏,并引导孩子也这样做,让孩子在感受音乐节奏的同时,。
锻炼听力和模仿能力除了这些专门的乐器,家里的锅碗瓢盆、瓶瓶罐罐、茶杯汤匙、孩子的发音玩具都是现成的乐器,用他们也能奏出独特的“交响乐”另外,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大大的乐器,拍手、跺脚、拍腿也是在演奏音乐
即兴舞蹈放一首孩子比较喜欢的歌曲,爸爸妈妈跟随节拍舞动,并邀请孩子一起跳舞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将游戏升级,当音乐停止时,停止舞蹈,当音乐再次响起时,继续舞蹈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锻炼孩子听指令的能力,听想能力以及乐感。
纱巾游戏将半透明的丝巾,盖在孩子的头上,配合呼吸来玩纱巾游戏,深吸一口气,再呼气,将纱巾吹起,反复练习几次,能很好的锻炼孩子的肺活量,这在歌唱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哦!
亲子律动跟随音乐,家长和孩子进行行走、起立、蹲下等活动,锻炼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6个月之前,孩子的行动能力有限,爸爸妈妈可以将孩子抱在怀里,让孩子坐在爸爸或妈妈的腿上,放一首节奏欢快的音乐,和孩子一起随着歌曲跟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身体,还可以。
通过腿部的抖动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
涂色游戏选择一首孩子喜欢的曲子,边播放音乐,边让孩子用不同彩笔给图案涂色,考验孩子的创造力和音高。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家长要为他们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同理,音乐教育也需要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孩子的音乐潜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因为从小接触音乐,所以等孩子6岁之后正式学乐器的话,一定更容易上手,“跑”得比别人更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