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发了两篇关于早教的文章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爬楼去看看。这个话题呢,笔者还想继续在唠叨几句,希望大家能够赏脸阅读,提前谢谢大家了!
早教其实包括胎教、幼教和学龄前教育,关于胎教笔者并不懂,所以这阶段的内容就不讨论了,我们主要说说学龄前的这一段教育吧现在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就小酒开始了加紧学习,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少了,到了以后会在学习上比不上其他孩子。
大人辛苦,孩子也累,这样真的很有效果吗?我看未必!前面文章讲过相关的理论,以及国外专家的观点本文就给大家讲个例子吧
我堂妹家的孩子还不到三周岁时,就认识了近1000字,当时我们就很惊奇因为我堂妹夫妻工作忙,孩子是跟着我老婶我们就问老婶怎么让孩子认识这么多个字,老婶说屋里挂满了生字卡片,天天边读边指,孩子边看边听,然后老婶读孩子指认,不知不觉孩子认识了几百字。
还会背诵唐诗,当时我们都纷纷夸赞孩子是个小神童,老婶也很有成就感过了两年,老婶再带着孩子与我们相聚,再也不展示孩子的才能了我们再让孩子背古诗,孩子也不背了,与那个小神童仿佛不是同一人
堂妹告诉我们,因为后来老婶忙,就不再教孩子识字,背诗了,慢慢的孩子以前认识的字也不认识了,古诗也不会背了,都忘了听了妹妹说我就想,孩子小时候识字的过程,与训练小动物差不多,并不是真正学会,因此一不训练就忘记了。
这种学与不学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学习的过程大人辛苦,孩子可能也不轻松,最后还要回归为零,这样的学习过程值得吗?
我不知道其他孩子是不是也如堂妹家的孩子一样,也会忘记毕竟孩子的大脑并未发育完全,随着发育那些强化入脑但是并不理解的内容,就和硬盘一样是会被格式化删除掉的很多家长在孩子三四的时候就开始带着孩子去各种学习班了,不说大人辛苦和花销,孩子是真的可怜,孩子的眼神都是凝固的。
给大家说个挺有趣却无奈的事吧,我弟弟家的孩子五岁半上学,现在已经上天津大学了,她从小到大每次考试都有基本计算出错,真的,高考都没有避免,很复杂的题往往就是简单计算上出问题其实就是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年龄太小了。
我有个朋友是开幼儿园的,前不久还和她交流过孩子过早学习的问题她说如果她的幼儿园不教知识,不写字,她的幼儿园就招生困难,孩子回家家长总问学了什么?于是只能教孩子算数,写字她说孩子小,教算术都很困难,10以内的加减法可费劲了,如果孩子大一点教孩子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本来孩子正是玩的年龄,在玩中孩子就会积累算术能力,积累计算的经验,不枯燥,有乐趣,可是家长却不明白,你讲她也不听
还有些家长让孩子练习写字,因为孩子小,手部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好,就让孩子写很多字,结果孩子的执笔姿势,书写姿势不正确,造成孩子写字速度慢,改起了可费劲了,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效率更有甚者,因为塞入那么多孩子不能理解的知识,消化不了,在正式上学前,孩子就已经厌学了,一学习就头晕,困乏想睡觉,基本上是很难改回正常状态了。
其实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学龄前的幼儿,就应该在玩中积累经验,动手,动口,动脑,更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增长智力学习不是只有坐在教室里听讲、写字在生活中孩子可以随处学习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学起来会轻松,快乐,更有效。
所以说,目前的早教其实就是拔苗助长,最后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可能形成不良习惯,影响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