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甜甜育儿经 我们小区里有两个小朋友是幼儿园的同班同学,其中小姑娘的妈妈在小姑娘刚上读幼儿园的时候就拉开教育的战线,报了6个培训班,英语、数学逻辑、舞蹈、画画、乐高、练字等才上幼儿园,每天晚上,她都得花2个小时复习功课。
小男孩的妈妈比较“佛系”,小男孩每天放学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运动,在小区楼下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幼儿园毕业后,两个小朋友碰巧又是小学的同班同学一开始,小姑娘一度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成绩总是全A,老师上课的内容对她来说不在话下,因为早学过了,老师有时候会和妈妈抱怨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因为成绩好,大家也不重视。
可到了二年级后,小姑娘已经不再那么拔尖了,每天晚上做作业都是动作拖拉,不专心,而且受不了任何批评相反,小男孩因为上课特别专注,效率高,反而后来者居上,每天还能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为什么上学前学了这么多的小女孩,后面反而不如小男孩优秀了呢。
家长总是想对孩子进行早教,为什么效果却不如别人家的理想?“二抬、三翻、六坐、八爬、周岁走”,这话总结的是婴儿从出生到周岁这段时间,根据身体的发育规律可以达到的大运动的指标有的家长比较心急,在孩子8、9个月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锻炼走路,孩子一路跌跌撞撞,结果1岁左右学会了走路。
而没有逼着孩子站起来的家长,孩子根据发育的规律,在1岁的时候也会走了看似最后结果都一样,其实还不一样,太早学走路的孩子,由于下肢和脊柱还比较柔软,难以承受孩子的体重,有骨骼变形、“O”型或“X”型腿或是八字步的风险。
大家一定觉得学得早的小小张肯定更厉害,其实不是的,虽然小小李接触得晚,但是因为他这是对数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注意力更集中,学习得更快到幼儿园毕业时,他们最后都掌握了100位以内的加减,但小小李因为专注,答题更快,错得更少。
而小小张呢,因为过早地被迫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早已产生了一些逆反的情绪,做题也拖拉,不专心,错误率更高为什么小张早早开始对孩子进行培养,效果却缺不理想,甚至还不如那些没有过早进行教育的孩子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给孩子们进行的是超前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期教育。
什么是超前教育?超前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对比,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超前教育,是指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学习较大龄孩子的知识来达到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优秀”的状态比如上面提到的8个月的时候孩子还处于爬行阶段,但是超前教育的家长会让孩子学走路。
孩子在5岁之后才能学会抽象的数字概念,但是超前教育的家长会让孩子在更小的时候就开始学抽象的算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
之后的每15个月进行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5点但是,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人小学四年级时,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超前教育除了能让孩子短时间里看似比其他小孩掌握了一些内容,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优势,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孩子过早地单纯学习知识,其实是让孩子进行机械记忆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在一次活动中表示“太小的孩子不该被教授过多的科学知识,不该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应该要培养独立思维”。
他却不赞同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学习科学知识在他看来,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是很危险的,技能技术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
可见,超前教育最大的一个害处就是限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降低了孩子的可塑性,固化了他们的思维,让其丧失想象力和创造性相比较于孩子获得知识本身,这些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更加重大其次,超前教育会对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因为他们大多生活在赞美中,若是日后没有再拔尖,很容易引发不良的心理反应。
而且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上学后由于老师授课的内容都掌握了,课堂没有吸引力,他们很容易养成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分心的坏习惯这些坏习惯一旦形成了难以纠正,对孩子一生都在产生负面的影响避免“超前”,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既然超前教育有这么多的危害,我们是否还需要对幼童进行早期的教育呢。
答案是需要的因为早期教育不同于超前学习早期教育是在符合孩子当下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孩子创造合适的环境,维持孩子“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方面的平衡1.1岁以前的早教重点1岁之前的孩子早教的重点在于孩子运动、认知和语言等各方面能力的开发。
根据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培养他们的精细运动和大运动比如2个月的宝宝可以抬头了,家长就要对他们多进行抚触,按摩,让宝宝趴着,用玩具逗宝宝,让他靠自己的努力抬头这是对孩子大运动的早期培养再比如,锻炼手部的精细运动,在家长的陪伴下,给孩子一个小瓶子和一把小豆子,让孩子尝试将小豆子一粒一粒捡起来放进小瓶子中。
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经常与孩子互动,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2.2-3岁的早教重点2-3岁的宝宝,好奇心强,同时也是开发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能跑能走,探索的范围更大,他们会有意识地探索周边的环境,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进行到户外观察大自然,通过引导四季大自然的不同颜色,叶片的形状,花瓣的片数等,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力。
同时在这段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多和孩子开口交流,给孩子听朗朗上口的儿歌,对于英语的早期教育也是一样的,听英语童谣,培养语感,而不是记得记单词,强迫开口3.3-5岁的早教重点3-5岁的孩子求知欲旺盛,脑袋中总是存在许多的为什么,家长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带领他们探索世界,这个阶段很多家长已经迫不及待地给孩子灌输学科知识,比如学算术。
那这个阶段的数学要结合孩子发育的特点,比如5岁之前的孩子没有抽象的数字概念,那么我们可以用实物和数字联系,教孩子数数,点着实物数;对稍大的孩子,可以利用家里常见的工具,比如温度计上的刻度,让孩子自己体会0以上是正的,0以下是负的,使其有正数、负数等概念。
当数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时候,数学不再是抽象的逻辑概念,相反它是生活中活生生的应用,直观易懂
早期教育的重点在家庭里,家长要做的就是遵循孩子的规律,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早期教育的环境用心的家长,总是能找到很多实用的方法人生是场马拉松,提前跑和抢跑并不会影响你最终能跑多远,只有跟着自己的步伐,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才能走得长远。
今日互动:你觉得“超前教育”和“早期教育”一样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