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多的小宝宝,经过一年多反复练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肢体行为能力:有力量的双腿让他们可以自己行走;灵活的双手让他们可以抓起自己喜欢的东西;视觉的开阔,让他们可以去看自己想看的物品;......肢体的苏醒,让幼儿开始变得好奇、充满探索的欲望。
所以,在1-2岁这个阶段,我们要开始帮助幼儿进行:表达、观察、发现、模仿、倾听等训练,这些训练可以让幼儿获得生存需要的基本技能学会说话,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通过模仿,学会更多操作的技能;强化精细动作,让手指变得更加灵活,可以开展更加灵巧的动作;。
锻炼孩子自己去观察,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
自己观察,独立操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创造及利用现有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触手可及的锻炼的机会1-1.5岁一、环境建设在家里给孩子固定一块的游戏区域(之前的地垫区也是可以的);和幼儿身高相吻合的玩具柜,方便幼儿去放玩具;。
准备5-个适龄的玩具:干净的瓶瓶罐罐、串珠、打击类乐器、红黄蓝颜色的图形板、两个碗一个勺和一些豆子二、智能启蒙游戏1、大肢体感统发展步调一致² 宝宝和爸爸一起脱掉鞋子,站在地板上或者地垫上;² 爸爸双脚稍微分开站立;
² 宝宝面对爸爸,双脚踩在爸爸的脚背上,双手抱住爸爸的腿;² 爸爸向前走,宝宝就随之向后退,爸爸向后退,宝宝就随之向前走每周2-3次,每次3-5分钟注意事项:爸爸移动脚步的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宝宝跟不上而跌倒。
游戏目的:平衡前庭觉发展,锻炼小宝宝双手及双脚的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小花狗钻山洞² 在干净的地面或者地垫上;² 爸爸膝盖着地,手撑地,跪趴着搭成一个“山洞”;² 在“山洞”的一边摆上宝宝喜欢的玩具,鼓励宝宝爬过“山洞”去拿玩具;。
² 当宝宝拿到玩具之后,鼓励宝宝再钻回来,把玩具交给妈妈;² 宝宝为妈妈拿回玩具之后,妈妈要给予拥抱或者亲吻作为奖励² 可以来回多拿几个玩具每周1-2次,每次3-5分钟注意事项:要注意地面不要有尖锐物体伤到宝宝,也不要有和游戏无关的物体去分散宝宝注意力。
游戏目的:增加小宝宝的肢体协调感以及空间感、方向感,丰富宝宝的空间知觉,为视觉空间智能发展打下基础翻山越岭过独木桥² 在客厅地上画上两条间距30cm的平行直线,代表独木桥;² 再在独木桥的一头摆上两个大软枕,每个软枕间隔50cm;。
² 在靠近软枕的尽头放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² 先演示给小宝宝看:穿过独木桥、爬过大软枕,最后拿到玩具;² 让小宝宝自己模仿游戏操作每周1-2次,每次5-10分钟注意事项:要注意在开阔的客厅地面上进行游戏;。
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清除和游戏无关的玩具或者其他小东西;注意安全游戏目的:锻炼幼儿连续动作的发展,培养幼儿了解并学会遵守“游戏规则”;障碍性连续动作可以刺激幼儿感觉统合的平衡2、感官启蒙对对看² 准备一个小乒乓球、一个正方体积木、一个长方体积木;。
² 找一个鞋盒,在鞋盒的底部,根据乒乓球和积木的大小,分别挖出一个圆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三个孔;² 和小宝宝面对面坐在地垫上或者小桌椅旁边;² 将鞋盒反过来,底部朝上摆在小宝宝面前;² 妈妈拿起乒乓球,慢慢的放到鞋盒的圆形的孔里;
² 然后依次放入长方体积木和正方体积木;² 把积木全部捡出来,放到宝宝面前,让宝宝根据演示,自己操作一次;每周演示1-2次,其余时间,让宝宝自己随机选择,随时去玩注意事项:在游戏的过程中,要保持幼儿视线范围内不要有其他玩具;
演示的动作要缓慢,不要有过多语言指导;游戏结束之后,让宝宝自己把玩具送回到玩具柜上,以备他以后自己去玩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以及视觉辨识能力的锻炼;培养幼儿对应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图形认知² 用硬卡纸,制作三个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别图上红色、黄色和蓝色;
² 和宝宝面对面坐在地垫上,中间摆上三个图形;² 取出一个圆形,伸出食指和中指沿着圆形的边沿,转一圈给宝宝看,同时告诉宝宝:这个是圆形;² 把圆形给小宝宝,让小宝宝模仿妈妈,去摸一摸圆形的边沿;² 以此类推,正方形和三角形也是这样操作。
每周演示1-2次,其余时间,让宝宝自己随机选择,随时去玩注意事项:图形边缘要修剪光滑,在宝宝认知之前,让孩子先去充分触摸边缘,感受图形的状态游戏结束之后,让宝宝自己把玩具送回到玩具柜上,以备他以后自己去玩。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图形知觉能力,刺激多感官的综合认知能力;触摸边缘,强化幼儿线条感,区分不同形状图形的不同变化;为归类和概念化思维意识形成做准备舀豆子² 给宝宝准备两个大小材质一样的碗、一个勺子和一些大豆;。
² 让宝宝坐在小桌椅旁边;² 妈妈先演示给宝宝看,把豆子从一个碗舀到另外一个碗;² 让宝宝自己操作每周演示1-2次,其余时间,让宝宝自己随机选择,随时取玩注意事项:在宝宝操作的过程中,不要进行语言指导和干预,让宝宝自己玩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把豆子撒的到处都是,要等到游戏结束的时候,让宝宝自己把豆子捡起来;当游戏结束之后,要求宝宝自己把碗、勺子和豆子一起送回玩具柜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培养幼儿独立吃饭的能力;启蒙幼儿空间方位的认知:左右;。
让幼儿自己观察“多和少”数量的变化,培养直觉量感;培养幼儿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音乐游戏:身体音阶歌² 和小宝宝面对面站着;² 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做;每周2-3次,每次3-5分钟注意事项:保持周边环境不要太嘈杂。
游戏目的:锻炼小宝宝的听觉辨识能力,节奏感,强化幼儿对肢体的认识,丰富音乐感知能力4、绘本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²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做好;² 妈妈打开绘本,把绘本内容面对宝宝² 要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有声有色的和宝宝讲绘本的内容。
每天1次,每次3-5分钟注意事项:不要求每次都把绘本完整的讲一次;讲的过程中,要注意互动,启发幼儿去观察和提问;游戏目的: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拓展幼儿的认知、词汇的积累1-1.5岁的幼儿,是感觉统合以及肢体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锻炼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要多带幼儿进行一些户外的运动,例如:荡秋千、摇摇木马等,增加奔跑、翻滚以及攀爬类运动,对幼儿肢体协调有很大帮助同时,要强化孩子精细动作的启蒙,多给孩子一些开开关关的瓶瓶罐罐,一些具有对应关系操作的玩具,让他能够安静的坐在地上自己玩,专注手部动作的发展,培养幼儿自身内在专注力。
1-1.5岁的幼儿,要开始注重指令感的培养,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串珠子,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专注力发展1.5-2岁一、环境准备整齐摆放的玩具柜;5-6个适龄的玩具:积木、拼图、串珠、水果模型及图片、七巧板等,分门别类的放好;4-5本可以精读的绘本;准备一块涂鸦板;
二、智能启蒙游戏1、大肢体感统发展踩影子² 在上午或者下午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间,带宝宝到安全的户外;² 妈妈指着地上的影子告诉宝宝:这是爸爸的影子、这是妈妈的影子,这是宝宝的影子;² 爸爸去踩妈妈的影子,然后鼓励宝宝一起去踩;
²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互相踩影子;² 引导宝宝去观察影子在不同角度的变化;时间不限制,只要场地合适,随时可以玩注意事项:要在安全的场地上进行游戏,游戏时不要跑得太快,不要冲撞到对方以防止受伤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应变能力,提升运动智能的发展我说你做²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站在地垫上;² 先和宝宝介绍游戏规则:妈妈说123,蹲下,宝宝就要蹲下来,妈妈说123,躺下,宝宝就要躺下,妈妈说123,站着,宝宝就站着不能动等等;。
² 然后和宝宝开始游戏;² 如果宝宝在游戏中玩得非常好,也可以增加难度,来提升游戏的趣味性;² 比如:反着做妈妈说123站着,小宝宝要坐下来,妈妈说123躺下,小宝宝要打滚等等时间不限制,只要宝宝状态好,随时可以在家一起玩。
注意事项:要注意游戏场地上不要有其他物品,防止宝宝摔倒受伤;游戏目的:锻炼幼儿听觉辨识及听觉理解能力,提升幼儿的听觉专注力以及听觉协调能力,强化本体觉平衡性2、感官启蒙颜色配对² 和宝宝面对面坐在地垫上或者小桌椅前;。
² 准备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的积木;² 再准备五个纸杯,分别涂上和积木一样的五个颜色;² 先教宝宝认识颜色;² 然后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放到相同颜色的杯子里每周演示1-2次,其余时间,让宝宝自己随机选择,随时去玩。
注意事项:要先演示2个颜色给宝宝看,然后让宝宝自己操作;如果宝宝开始的时候,没有按照颜色进行对应,也不要着急纠正,可以选择演示一次给宝宝看,然后观察宝宝自己操作;如果宝宝操作的时候,出现错误,可以减少颜色的数量,从2个颜色或者3个颜色开始,逐渐增加;
不要过于纠结幼儿操作的正确率,不要干预纠正,如果宝宝做错了,就重复演示给他看游戏目的:锻炼幼儿视觉辨识能力以及对应关系的建立和理解随心所欲涂鸦² 给幼儿系上小围裙,给他一个小毛刷和一小碟安全环保颜料;² 在阳台上支起涂鸦板;
² 让幼儿随心所欲的去创作;² 等幼儿创作结束之后,问一下小宝宝,画的是什么;² 最后和妈妈一起收拾涂鸦板,洗手,结束游戏每周1-2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事项:要确保颜料是安全环保的;可以给孩子限定题目,比如:画一个太阳,但是不限制幼儿创作的过程;。
不管幼儿画成什么,都要给予正确积极的鼓励和认可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锻炼幼儿动手能力;提升幼儿追视能力发展以及视觉思维的构建积木分类² 让宝宝坐在地垫上,或者小桌椅旁边;² 准备三种颜色,但是大小和形状一样的积木;。
² 再准备三张同色系的纸张;² 先演示给宝宝看:把同样颜色的积木放到同样颜色的纸上;² 然后让宝宝自己操作每周演示1-2次,其余时间,让宝宝自己随机选择,随时去玩注意事项:在游戏的过程中,要确保幼儿视线范围内,不要有其他的玩具;。
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要求孩子自己把玩具送回到玩具柜游戏目的:锻炼幼儿对于分类及归类意识的建立;引导宝宝形成分类、集合(同一属性的物品放到一起)的概念形成,构建数学逻辑思维;数数,让宝宝建立一一对应的数与量的关系认知。
3、音乐游戏:小动物走路² 和小宝宝面对面站着;² 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做;每周2-3次,每次5-10分钟注意事项:保持周边环境不要太嘈杂游戏目的:锻炼小宝宝的听觉辨识及听觉理解能力,节奏感,丰富幼儿音乐感知能力。
4、绘本阅读《牙齿大街的新鲜事》²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做好;² 妈妈打开绘本,把绘本内容面对宝宝² 要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有声有色的和宝宝讲绘本的内容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注意事项:不要求每次都把绘本完整的讲一次;
讲的过程中,要注意互动,启发幼儿去观察和提问;游戏目的: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拓展幼儿的认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5-2岁的幼儿,处在独立意识发展的敏感期,他们开始喜欢主动去尝试更多的操作,从而获得更多的体验和认知。
在这个阶段,要为孩子多提供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游戏,比如:配对、对应、分类等操作,培养及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的构建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要增加幼儿户外协调性运动的锻炼,强化感觉统合的平衡训练,适当的球类运动以及奔跑、跳跃、攀爬都是非常适合这个龄段的小宝宝。
对应关系的建立,启蒙幼儿逻辑思维的第一步@幼儿教育lulu老师1-2岁,是幼儿生存技能得到极大提升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通过大量的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多感官刺激大脑神经元的发展,让幼儿变得更加聪明、反应敏捷。
因此,在幼儿1-2岁的时候,通过日常生活中,有质量的亲子游戏,综合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全商智能发展。下一期将继续和大家分享:2-3岁幼儿智能启蒙——在家也可以的蒙氏早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