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意识的不断重复】
我们前面说过,大脑记忆有两种,一种是“临时性"记忆,一种是"永久性"记忆。
所谓临时性记忆,就是脑电波强度较小,在大脑中的“印痕”较浅,如果不再加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减弱,这就像你用手指在沙滩上轻轻划一道,时间长了这道痕迹就会被风吹平一样,大脑中的“印痕”也就被抹平了,这样记忆就不存在了。如果大脑如果再接收了新的信息,就更可能覆盖在原来的“印痕”上,这样,人就会更想不起来了!
“永久性”记忆就是一种“印痕”永远雕刻在大脑里。它的形成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外界信息特强,对大脑刺激较大,形成的脑电波较强,在大脑中的“印痕”较深。非但如此,这种较强刺激还会引发大脑各部分细胞的连锁反映,使得大脑各区都会对此产生相应脑电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刺激,会使“印痕”不断扩散、加深,直至“固化”。这就可以解释一个人如果受到某件事情的强烈刺激,脑中就会反复想起、思考,甚至在梦中还念念不忘。这就象太空陨石坠地球,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陨坑”。
第二种情况是对”临时性记忆“信息进行反复强化,不断加深其在大脑中的”印痕“,同时也刺激其他区域大脑细胞产生相应电波,时间长了,这种反复的“刻画”,“临时性记忆”也会”固化“在人的大脑里,变成“永久性记忆”。
实际上,在人脑中”永久性记忆“中,有95%是对通过对”临时性记忆“的强化得来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指人有意识地对外界某些特定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重复,将“临时性记忆”转化成“永久性记忆”的过程。
【如何将“那只鸟”刻进孩子大脑里?】
对小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小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期,形成的脑电波极不稳定,一次刻录不但”印痕较“浅”,更是极易“自我抹平”。记得快,忘得更快。不但忘,而且忘得一干二净。
就像《好话当说一千遍—让孩子聪慧的密码系列(36)》故事的”那只鸟“,你告诉他了,他知道了,但转眼就忘了。他再问你,因为他又看到了一只鸟,而且对他来说,是第一次看到这只鸟,他当然要问了。
相关链接:好话当说一千遍—让孩子聪慧的密码系列(36)
于是,对于大人来说,孩子就这样,一次、二次、三次……直到他不再问你了,才说明”那只鸟“才在他脑中刻下了一定深度的”印痕“。但是,我们大人也不要过于高兴,因为很有可能,第二天他又会重复昨天的故事……
【重复是婴幼学习的最主要方式】
每个家长一定谨记,重复是孩子学习的最主要方式。对婴幼儿来说,更是如此,你“教”他们的东西,一定不要贪多,更不要贪快,不要用我们大人的感觉去定义孩子的记忆,更不要以为孩子“记不住”就是智力有问题。
不是孩子“记不住”,而是我们大人给孩子重复的次数还不够,还不足以让"东西"刻进孩子的脑子里,“东西”在孩子脑中的“印痕”刻得还不够深……
(更多教子精彩,且待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