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西安市投档理事会科学研究下定决心,2021年全省一般高校投档西安市各批号投档最高掌控投档线如下表所示:
高职一大批:布桂499分,表演艺术类443分
高职表演艺术类:布桂406分,表演艺术类341分
高职(高职):布桂150分,表演艺术类150分
表演艺术(文):
文化课高职投档线305分,高职投档线105分;
表演艺术(理):
文化课高职投档线256分,高职投档线105分。
部分院校对文化课投档线有特殊要求的,以该校投档章程有关规定为准。美术类、播音编导类专业课统考本、高职投档线和省内高校音乐类、舞蹈类专业课校际联考成绩已经发布,考生可登录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查询。非美术、播音编导类的省外院校专业课投档线由各投档院校划定。
体育类:
文化课高职投档线306分,专业课统考投档线73分。
体育类:
文化课高职投档线286分,专业课统考投档线63分。
高职教育单独投档:
高职投档线296分,高职投档线120分。
各特殊类型投档院校及专业执行最高掌控投档线请登录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查阅相关文件。
以上是今年各批号投档投档线情况。
西安市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注意以下事项:
1.考生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得中考成绩及位次信息。一是从今天12:00起,考生报名时登记的手机号将免费接收到省招办短信平台发送的成绩和位次信息。省招办短信服务号码为:10639000。二是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号、身份证号以及中考报名系统密码,登录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可查询本人中考成绩及位次信息。三是考生可关注甘肃考试投档微信订阅号,点击成绩查询进入中考成绩栏目,用手机即可查询本人中考成绩和位次信息。四是利用百度APP,关注甘肃考试投档智能小程序进行查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不得炒作高分考生要求,今年甘肃对文、理科高分段考生只通知成绩和位次区间,不通知位次信息。
考生如对自己的成绩有异议,可于6月27日12:00前登录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提出网上复核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2.今年中考志愿填报分三个时段进行。
第一个时段为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提前批号、单设高职批号、高职一大批和一般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投档志愿;
第二个时段为高职一大批投档结束后,填报高职表演艺术类志愿;
第三个时段为高职表演艺术类投档结束后,填报高职(高职)志愿。
第二和第三时段具体填报时间请关注西安市教育考试院的公告。
3.表演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参加提前批号投档。
表演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本高职志愿均在提前批号填报;表演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在提前批号不得兼报布桂或表演艺术类志愿,在其他批号可以兼报志愿,表演艺术(文)类考生可兼报布桂志愿,体育类、表演艺术(理)类考生可兼报表演艺术类志愿。
4.报考特殊类型投档的考生须按时参加考核。
按照流程,网上填报志愿结束后,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须携带相关材料按时参加政治考核、面试、体检;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由省公安厅政治部组织实施的考察、体检、体能测评和面试;报考定向培养士官的考生,须参加各市征兵办公室统一集中组织的体检、面试和政治考核;报考强基计划和高职综合评价投档的考生,须随时关注拟报考高校入围考核名单并及时按照高校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考核。
5.考生须对所填志愿负责。
在投档过程中不受理考生以任何理由提出的要求放弃某一大批号、某一高校、某一专业志愿转而参加后续批号、其他高校、其他专业投档的申请。投档院校以考生自愿放弃为理由提出的退档要求,也将不予同意。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征集志愿)之前,须认真阅读拟报考院校的投档章程和甘肃有关投档工作规定,按照网上填报志愿的说明及相关要求,根据高校投档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确保志愿信息准确、有效,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考生未填报志愿或将志愿填报在规定栏目以外而影响投档的,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代替或干预考生填报中考志愿。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中考成绩已经发布,希望全省考生认准权威信息,合理填报志愿,做好职业规划,成就美好未来!
1.考生忘记密码,无法查询中考成绩和填报志愿怎么办?
答:有两种办法:一是进入中考网上报名系统首页,点击忘记密码,通过中考报名时初次登录填写的手机号码进行找回。二是携带本人证件到报名所在县区招办或报名点恢复初始密码。
请考生们一定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登录账号、密码等信息,不要委托他人或机构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严防个人信息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
答:一是查阅计划信息。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以及西安市教育考试院编印的《2021年一般高校在陕投档分校分专业计划汇编》和《自学考试报·投档考试中考特刊》,是查阅今年甘肃计划信息的正规渠道,请考生认准上述渠道,准确查阅计划信息。
二是阅读投档章程。考生应认真阅读拟报考院校的投档章程,了解其性质层次、办学类型、学费标准等信息,特别要关注院校的投档原则,包括专业分配规则、单科成绩要求、外语语种要求、体检受限要求等信息,避免因掌握信息不准确、对投档规定和要求了解不充分导致志愿失误,影响投档。
三是进行志愿预填报。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已发布2021年西安市一般高校投档志愿预填表,建议考生在正式填报前下载打印,提前熟悉填报项目和填报流程。
四是提交志愿信息。请考生务必登录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进入2021年中考志愿填报系统,按照系统指引填报志愿。填报结束后,必须点击提交按钮。提交后仍可修改志愿信息。请考生注意尽量避免多人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填报志愿,在填报完成或暂时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点击注销按钮,退出系统,确保已填报信息不被他人修改。
五是确认志愿信息。提交志愿信息并检查无误后,请考生及时点击确认按钮。志愿信息确认成功后不可更改,省教育考试院不受理以任何理由提出的修改或放弃志愿的申请。
特别要提醒考生的是:截至6月27日12:00,如未提交志愿信息,将视为放弃本次志愿填报;如已提交但未确认志愿信息,系统将自动确认考生最后一次提交的信息。
3.今年中考志愿填报及投档期间,省教育考试院将如何做好考生信息服务工作?
答:考生填报志愿期间,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省教育考试院将积极主动加强线上投档宣传,做好网上咨询,为考生、家长提供周到细致的信息服务;在填报志愿和投档过程中,省教育考试院将发布全省各县区考试投档机构的咨询电话,省考试院咨询电话029-85211166也将24小时开通,全程提供咨询服务;考生一旦被投档,省招办短信平台会向考生发送免费信息;在中考投档过程中,省教育考试院会及时通过西安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 甘肃投档考试信息网 甘肃考试投档微信订阅号和官方微博、百度小程序等渠道发布最新投档动态,发布相应批号各投档院校投档人数、最高分数及其位次,征集志愿信息以及考生的投档动态信息和投档结果等;在中考投档的重点时段,我们还将通过新闻通气会、新闻通稿等形式,借助社会新闻媒体向考生和家长提供信息服务。
一年一度的中考志愿填报正式开始啦!近期,陆续有考生和家长反映,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教育部近日发布预警: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根据2021中考护航行动安排,教育部已协调相关互联网平台联合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投档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将对各省级教育投档考试机构和属地高校注册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等在互联网上进行统一权威标识,以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识别,获取权威的投档政策和服务信息。同时,各地教育部门正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清理整治,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和个人,将予以严厉打击。
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目前没有任何投档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中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将组织开展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为广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
一是各省级投档考试机构及高校会向考生提供近年来各高校在本地投档情况的参考材料,供考生志愿填报时参考。
二是各地教育部门普遍对基层投档考试机构和中学教师进行了培训,可以结合考生实际,提供免费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三是各投档高校也会对拟报考本校的考生给予志愿填报的指导和建议。6月22日-28日,教育部阳光中考信息平台还将举办2021年中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各投档高校将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两种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免费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请考生按照省级投档考试机构和高校提供的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合理填报。
这里,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将其形式特点发布于众,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谎称有内部信息,夸大虚假宣传。某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等等。事实上,每年中考工作中,各省级投档考试机构都会发布中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投档分数情况。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一贯招揽客户的手段。
——谎称有内部人士,假冒专家身份。某咨询机构打出广告,称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事实上,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中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该机构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还有一部分志愿填报专家并没上过大学,按照总部培训过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更是对孩子前途的不负责任。
——谎称能精准指导,实则实施诈骗。有的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有的伪造投档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有的要求考生填写许多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的链接,造成个人隐私信息外泄。
看到中考成绩,有人欢喜有人忧,但请记住:未来的路还很长,一次考试,不能完全凸显你的努力;一次失败,亦不能否定你的优秀。不管是一时的佳绩还是一时的落后,都不能下定决心你的人生。此刻才算真正的起点,加油吧,少年!
来源:西安市教育厅